媒体:既讲政治又要商业,国庆档电影越来越难拍?(组图)

建国75年来,文艺界始终保有“以电影为祖国庆生”的优良传统。每年十一,也就成了观照国产电影现状、汇聚国产电影新作的最佳时机。

直至今天,国庆依然是一年诸多假日里,电影数量与体量上,唯一堪比春节的存在——今年国庆档有10部新片上映,截至笔者撰稿时,票房已破20亿。

作为不断演进的动态概念,“国庆电影”几乎与新中国一路行来的历程同呼吸共命运,其中既保有着爱国精神、艰苦奋斗、对独立自由平等的追求等稳定内核,又随时代流徙、产业环境更迭与群体心态的渐变,而反复试炼与重构过自身的模式。

国庆的特殊意义又决定了,该周期内上映的作品,往往自觉或非自觉地,被赋予更多高屋建瓴的要求,接受着更为严格的检验。

此间得失经验,足供人思考回味。



今年国庆档上映的新片图源:1905电影网





开端

每到十一,总有两个常用定语,出现在各类电影之前:“献礼片”和“国庆档”。

仅仅这俩名词,已能看出国庆电影的内在复杂性:“献礼”是一个来自历史深处的政治使命,“档期”是一个基于现今消费社会的商业选择。政治性与商业性之间,形成了彼此缠绕的双重诉求。

当然,前者是开端和基因,是从来就有的;后者是增益与加成,是改革开放后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铺开后出现的。

梳理国庆电影史的本质,其实就是从前者走到后者,再走到“前者加后者”,以及能否走向“前者成就后者、后者助推前者”的过程。

“开端和基因”要上溯至1958年8月: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。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,周恩来总理提出,由文化部牵头、邓小平同志亲自挂帅,组织拍摄一批优秀影片,为国庆献礼。

这是“献礼片”三字,首次被正式提出。

接下来的一年中,全国各家电影制片方迅速响应号召、热火朝天地投入“献礼片”的制作中,十余部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应运而生,以至于影史在书写这段岁月时,将之满怀神往与欣慰地称作“难忘的一年”。

关于如何理解和落实“献礼片”,时任中宣部领导职务的周扬曾有一个表述:内容好、风格好、声光好。

可见“献礼”之重任,并不曾限定国庆电影的选材与讲法,它只是从质量着手,订立了较高的标尺自律而已——从内到外的“好”。

回看共和国早年间,凡是作为国庆献礼片而出产的电影,不难发现,其相当整齐地划分出“大”和“小”两种截然有别、却又殊途同归的特质。

“大”的那些,以重大历史事件、重要历史人物为焦点,故事波澜壮阔、场面视效震撼,包括表现鸦片战争的《林则徐》,表现“二七大罢工”的《风暴》,表现长征的《万水千山》,表现爱国学生运动的《青春之歌》,表现国歌创作的《聂耳》等。“集体主义”、“牺牲精神”、“创世史诗”、“英雄赞歌”等自左翼电影、自解放区文艺以来便始终未变的母题,在上述故事里得到了传导和延续。



1959年电影《林则徐》宣传海报

至于“小”的那些,则开始把落点放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人物身上,着力刻画其青春风采、心路成长与奉献情怀,如《五朵金花》《冰上姐妹》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》《战火中的青春》等。


1959年电影《五朵金花》剧照



只要“好”,无所谓“大”或“小”,大有大的先声夺人,小也有小的鲜活动人,而且,同样是大,也一目了然地可识别出古装片、人物传记片、青春励志片等百花齐放的元素。

甚至,许多之前对中国电影而言算作陌生的类型,也都借国庆献礼的春风,完成了宝贵的从无到有的拓荒尝试,就像《五朵金花》这样的歌舞片、《冰上姐妹》这样的运动片。

这份不拘一格、这份“源头上的开放性”,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道路。一言以蔽之,国庆是任务,也是机会,国庆不是条框束缚,而是强心针剂。



变迁

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,解放思想、复兴文化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蓝图主色调,国庆献礼也在电影领域得到恢复与发扬光大,好作品重新变得层出不穷。

有意思的是,“大”与“小”的双轨路径,依然在各自的向度上延伸与完善着。

1979年国庆上映的《小花》、1982年国庆上映的《牧马人》,都堪称“小”的实践典范:首次将个体命运的沉浮与希冀、将人性人心的暖意与温存,放进战争烽烟、政治运动的宏阔背景,让一个个具体而真实的、平凡而坚忍的中国人,让他们跌宕起伏的爱与伤痕,成为国庆文本的聚焦点,这为当时的观众带来了足够的新意与切肤感,也把“献礼片”的神圣光环,拉回到相对平易和亲民的日常维度里。

当然,在上述故事的落幅与结尾中,无论是“小花接过哥哥的枪、投入新的战斗与胜利”,还是“许灵均放弃前往美国的机会、毅然留下建设祖国”,这些电影又无一例外地,再次把“小”升华为了“大”,“人的救赎”和“国的新生”默契地汇合,一切也就重新砌入了国庆的要求——积极振奋的格调,与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豪情。


1979年电影《小花》剧照



至于“大”,则获得了技术、资金、制作经验上全面进步的加持,开启了百川归海的万里奔流。

1989年十一期间,《开国大典》横空出世,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浓墨重彩的全景式卷轴画,将解放战争直至建国的辉煌历程、和近140位风云人物的群像图谱,清晰且巨细无遗地一一呈现。该片创下1.7亿的票房神话——要知道,那时电影票价,单张还不到1元钱。



《开国大典》4K版海报图源:Mtime时光网

1991-1992年十一上映的《大决战》三部曲,更一发不可收地,完整映现了三大战役的全貌,对战争场面、战争策略、战争走势乃至战争逻辑的几近沙盘推演般的复原,至今仍为军迷群体津津乐道。

至此,“建国”才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契机、一个触发点,而正式进阶为被正面讲述的内容项目,不再是“因为庆祝建国我们拍了一部电影”,而是“因为庆祝建国我们拍了一部直接表现建国的电影”。

不过,这类代表“大”之极致的鸿篇巨制,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旧有的“国营片厂模式”里、背后的国家力量——电影彼时依然能作为一种自上而下被推动的文化事业行为,拥有资源配置上的绝对优先性——无论是《开国大典》横跨12个省市、动用15万群众演员,还是《大决战》请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配合参演、用真正的飞机坦克作道具,动用北京故宫、南京总统府甚至中南海实景拍摄,都属于今昔已不可复制的案例。

推荐阅读